close
Blogtrottr
Changes are afoot at Blogtrottr!
By popular request, we're bringing in paid plans with some cool new features (and more on the way). You can read all about it in our blog post.
T客邦
T客邦 - 全站文章
Haswell微進化,新AVX2指令集加持,整點與浮點運算再提升
Jul 9th 2013, 06:01, by bisheng

C93460f8adb50f2300630bdff03128b2 自2012年IDF活動開始,Intel便將下一代個人電腦平台Haswell列為重點,陸續揭露多項新功能特色。Haswell是為微架構第4代產品,除了運算核心功能設計與性能演進外,內建繪圖顯示核心亦有強化進步。其中顯示與行動平台,性能與節能性等面向表現,更可說是Intel這次的主打訴求重點。

新一輪Tick-Tock啟動

說起Haswell這一代產品,最另人傷腦筋又不意外的,是處理器腳位再次更換。其實大家早已經習慣Intel這做法,總是頻繁地更換腳位,讓人一再無所適從。這點和Tick-Tock開發策略拖離不了關係,一年Tick、一年Tock演進,Tick專注半導體製程演進,Tock則是改進核心微架構設計。

回溯到前兩代產品來看,2011年輪值Tock階段,Sandy Bridge腳位從LGA 1156變更為LGA 1155。2012年輪到Tick階段,Ivy Bridge從先前32nm進化到22nm製程,如此已經走過一輪Tick-Tock鐘擺時程。Sandy Bridge和Ivy Bridge世後產品,基於核心架構相似,除了共用LGA 1155腳位,更以Bridge規則命名。

依序算下來,今年的新平台再次輪到Tock階段,或許可說Haswell這平台代號已經暗示了一切。處理器腳位從LGA 1155變成LGA 1150,腳位數量同樣不增反減,再次展示半導體技術進化的成果。但是只差幾個腳位就改朝換代,也毫無相容的可能性,意味Sandy Bridge和Ivy Bridge使用者無法升級,只能選擇砍掉重練。

▲Haswell所採用LGA 1150腳位設計,其外觀形式和前兩代產品的LGA 1155腳位相仿,Intel透過防呆缺口位置的調整,避免使用者錯誤安裝使用。至於散熱器固定鎖孔尺寸則是完全相容,意即過往原廠或第三方品牌的LGA 1155散熱器,也能用在8系列晶片組主機板上。

型號命名原則依舊

處理器腳位更改令人反感,唯一令人慶幸的是,Intel維持採用過去2代的產品命名規則。第一代Core i處理器,片面上看來是如Core i7-800這樣單純的3碼命名,但Core i5系列夾雜45mn(核心代號Lynnfield)和32nm(核心代號Clarkdale)產品。背後牽動到是否內建顯示、TDP規格,以及核心數量等差異,雖然開頭數字不同,還是很容易讓人傻傻分不清。

Intel自Sandy Bridge開始撥亂反正,改採用4碼命名原則,並且延續到Ivy Bridge與Haswell上。其第1碼數字代表了微架構世代,如Core i5-「2」500,就是指第二代微架構的Sandy Bridge平台處理器。以當家的Core i7系列為實例,各世代分別為Sandy Bridge Core i7-2600、Ivy Bridge Core i7-3770、Haswell Core i7-4770,很容易看出其中邏輯,即便Intel每年推出一代產品,選購時也不會看得一頭霧水。

▲Haswell與Ivy Bridge處理器重點規格比較

時脈推升停在原地

Haswell結合Intel最新技術於一體,除了再次進化的微架構設計,還有22nm製程與3D電晶體技術等加持。不過當前產品的最高時脈有點出人預料,和Ivy Bridge相較下並無增長,時脈推升可說是停留在原地。最近3個世代最高性能產品,同為預設時脈3.5GHz、Turbo Boost時脈3.9GHz,單論時脈並無不同。

不光是Core i7系列如此,Core i5也有相同跡象,Core i5-4670K和Core i5-3570K,時脈都是預設3.4GHz、Turbo Boost 3.8GHz。概觀而言,主流性能型產品Core i7和Core i5,預設時脈都介於3~3.5GHz之間,Turbo Boost則是3.2~3.9GHz之譜。而且Turbo Boost倍頻增加規則未變動,1和2個核心可增加4個倍頻、3核心加3個倍頻、4核心只加2個倍頻。

▲由CPU-Z偵測資訊來看,Haswell在L1、L2、L3各級快取記憶體的配置,和Ivy Bridge世代產品相同。但是Intel調整了EIST倍頻設定,過去桌上型產品閒置時多以1.6GHz時脈運作,Haswell則是降低到800MHz,用意不外乎是降低耗電量。

TDP升高其來有自

不再追逐時脈提升,改由本質架構上的改良來增進效能,是Intel與AMD雙方最近幾年的發展方向。避免飆高時脈的競爭,是因為電晶體漏電流一旦超過臨界值,耗電量與溫度和效能提升幅度,相較下更不成正比。話雖如此,Haswell的TDP(Thermal Design Power,散熱設計功率)卻呈現逆向成長,是最近幾年少見的情況。

Ivy Bridge最高規格77W,較Sandy Bridge的95W減少將近20%,推出當時令人感到驚喜。Haswell不分Core i7或Core i5,都小幅拉高到84W,反而比Ivy Bridge多出7W,介於前兩代產品之間。據悉這是受到內建繪圖顯示核心影響,官方宣稱性能2倍於Sandy Bridge世代產品,想必電路經過一番更動強化,連帶使得TDP設計規格不得不提高。

▲Haswell表面上是Ivy Bridge的延伸產物,從4核心產品的裸晶透視圖來看,內部電路設計存在不少差異,特別是在繪圖顯示單元部分,組織又更為龐大些。

延伸閱讀:

CPU 想升級 Haswell?可能連電源供應器也得一起換!

與 Ivy Bridge 的伯仲之爭,Core i7-4770K、Core i5-4670K 與 Core i5-4430 效能實測

Computex 2013:二合一新體驗,Intel 第四代 Core 處理器將不同以往

挑戰摩爾定律遇到什麼瓶頸?四大半導體商如何聯手追趕

(後面還有更多新一代處理器Haswell效能實測!)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T客邦粉絲團

標籤:零組件, 電腦王, intel, cpu, core i7, 評測, haswell

更多3C新消息,快來加入T客邦粉絲團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yynimpiamar5 的頭像
gyynimpiamar5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gyynimpiamar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