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T客邦
T客邦 - 全站文章
未來工作的面貌:迎戰來勢洶洶的機器大軍
Jul 10th 2013, 08:52, by TEDxTaipei

4758ca81bb4cd80c73f968956a7f4a26 科技不斷推陳出新,機器在過去幾年的時間展現了它們未曾有過的新技能,「新機器時代」的機器大軍正一點一滴地滲透我們的生活,它們在習得了基本的聽說讀寫和有待加強的翻譯能力後,開始試圖理解人類世界,如今它們甚至覬覦著競爭一天比一天激烈的就業市場。

先發制人,一睹你未來的競爭對手

▲自動化技術或許會讓卡車司機逐漸被自動無人駕駛車輛取代。

▲結合語音辨識軟體(如蘋果的Siri)和人工智慧電腦(如IBM的Watson)將減少電話客服人員的需求量。

▲R2D2甚至已經過變色處裡,出現在現實生活中替人類搬運貨物,這或許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那麼多倉儲人員了。

▲為了加快研發人形機器人技術的腳步,美國國防部更發起了機器人競賽,未來,能用雙腳站立且身懷絕技的機器人將不再只是電影、小說中的特效和神話。

沒錯!我們正在邁向一個科技和機械愈變愈多,但工作職缺卻愈來愈少的世界!Andrew McAfee了解人們對新科技來勢洶洶而感到恐慌不安的原因,但他認為,機器大軍的逆襲其實不管對經濟和人類都將會是好消息。綜觀歷史,真正改善人類社會發展、生活品質的,其實並非諸如宗教、建立帝國王朝、文藝復興運動…等在人類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事件,「科技」才是讓我們生活90度大轉彎的關鍵。現代的自動化技術不但壓低了生產成本,更大舉提升產品的產量和品質,這或許聽起來有點偏膚淺的「唯物主義」,但事實上,這正是我們希望經濟所能供應的,一個理想、富足的烏托邦世界,當機器人開始和人類搶飯碗時,我們終於能夠遠離那些苦悶乏味的工作,重獲真正的自由;對某項專業深感興趣的業餘愛好者及藝術家們,如今能透過網路、利用3D列印…等技術,投身創作行列,運用科技將夢想化為實際。

「科技是來自上帝的恩賜,這大概是繼生命後最棒的禮物了。它是文明、藝術和科學之母。」物理學家Freeman Dyson

科技改變了什麼? 

既然歷史證明科技不但無害,甚至還改善了我們的生活,那麼在面臨這次「新機器時代」時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讓我們回顧汽車大亨Henry Ford和汽車工業公會會長Walter Reuther在自動化機械設備才正要起步時所說的經典語錄,在巡視當時某座最先進的工廠時,Heny對Walter問道:「嘿,你要怎麼讓這些機器付公會會費呢?」而Walter則反問Henry:「那你又該怎麼讓這些機器掏錢買你的車?

▲經濟衰退和科技謀殺了中產階級

▲企業獲利和勞工薪資佔GDP比重走勢呈現兩極化

經濟上:
事實上,面對機器大軍的攻勢,我們確實會遭遇一些問題。統計數據顯示科技雖帶動企業獲利攀上前所未有的高峰,但回饋在勞工身上的酬勞卻呈現嚴重失衡的反比,或許這對像Henry Ford這樣的大老闆來說是個好消息,但這樣的情況不僅影響勞工,多數企業也將深受其害。美國在戰後曾有大批具穩定消費能力的中產階級勞工,但在過去15年間,薪資結構朝向M型化發展,如今瀕臨絕種的中產階級階層將會讓冷清的銷售市場雪上加霜。

社會上:
Andrew表示自己對類似電影《機械公敵》、《魔鬼終結者》中人工智慧反撲人類世界的劇情一點都不感到憂心,但他認為科技確實多少會影響人類的社會型態。

先讓我們以一個刻板印象意味濃厚、兩位典型的美國白人為例:
Ted是一名大學畢業、任職管理階層、醫生、律師、教授之類的頂層中產階級勞工;而Bill則是沒有大學學歷的藍領階層或低階白領勞工。

Bill和Ted在60年代時,領著差不多的薪水、過著同樣的生活,但在科技開始干預經濟和職場後,兩者在薪資、婚姻穩定度、吃牢飯機率方面開始有了巧妙的變化。在電腦科技開始滲透職場後,Ted仍持續握有一份全職穩定的工作,他的婚姻幸福美滿,孩子們在和樂的雙親家庭中成長,但Bill的人生就像斷了弦般開始變調,他逐漸和社會脫節,不再履行投票義務,正一步步邁向被邊緣化的命運。
然而,身為Ted族群的人當然不會知道Bill的故事,在面臨須和機器競爭的環境,Ted非常樂意讓出乏味無趣的苦差事,好讓自己能投入更多時間在創意發想和思考上。

人類該如何迎戰? 

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因科技發展所引發的社會問題,減緩階級、貧富差距持續擴大?顯然科幻片中的「職場競爭型機器人」並不會在未來一兩年內就大舉入侵,因此短期間內,你在大學時代苦讀的基礎經濟學理論依然能派得上用場,即:鼓勵創業精神、加碼投資基礎建設,並確保我們的教育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學校該做的應該是要幫助學生習得「真正派得上用場的技能」。

但以長遠的角度來看,若未來的經濟是朝向機器大於人力的情況發展(沒錯,正是目前的狀況),那麼我們或許就該進行相對偏激的手段,實施一些偏左派色彩,如保障基本薪資、重整財富分配的政策,實際上,一些右派經濟學和政治家,如Friedrich Hayek, Milton Friedman和前美國總統Richard Nixon其實都曾表態支持類似的計畫。事實證明,在經過了數位科技橫掃後,如今,美國曾引以為傲、體現美國夢思想、相對開放自由的「社會流動性」(social mobility)早已被許多設有穩固社會安全網的北歐國家給取而代之了。

Andrew當然知道,要逆轉Bill的人生是個充滿挑戰性且沒有標準答案的難題,但「教育」在其中確實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因為他自己便是親自見證教育力量的例子,Andrew最初在接受蒙特梭利教育(Montessori) 時體悟到的是:「這是一個驚奇不斷的世界,而人類的任務 (工作 )便是盡可能地去探索這世界!」 然而,在重返正規教育體系後,Andrew感覺自己就像是被送進了勞動營般,他在那接收到的訊息是:「人類的任務,就是為了在未來當個正常、平凡的上班族。」顯然我們的教育並未跟著科技而進化,面對未來截然不同的就業環境,學校該立即停止大量生產僅僅具備Bill能力學生的教育機制。

譜出與科技共生的協奏曲 

科技雖帶來了棘手的問題,卻也給了我們反思什麼才是真正價值的機會,美國目前有500萬人失業長達半年,這個社會現象不是把這些人送去接受蒙特梭利教育就有辦法解決的,因為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正興高采烈地試圖將最新的科技構築在一個早已年久失修、一個以製造「不平等」取代「機會」的社會上。

但Andrew對眼前的困境有著滿滿的信心,「因為事實就是事實,總會水到渠成的一天,而且我相信人類絕對沒有忘記該怎麼突破重圍。」 隨著時間,新機器時代和經濟結構所引發的變遷將逐漸廣為人知,Andrew說道:「若我們想早點讓世人提高警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邀請那些知名經濟學家跟政客一起參加當紅的機智問答節目《危機邊緣》‘Jeopardy!’ 和超級電腦Watson在全國觀眾眼前比劃一番;或者我們也可以邀國會議員們親自體驗一趟驚奇又刺激的無人自動車之旅!」一但大家有了警訊,開始試著解決難題,而非只是杞人憂天後,情況便會跟著轉變了!

撰稿:Paul  原文連結


在2009年TED開放授權後,TEDxTaipei也隨之成立。一群充滿熱情的夥伴,透過TEDxTaipei平台,以改變世界為目的,呼籲群眾參與世界,創新學習、讓智慧轉化行動,好點子遍地開花。TEDxTaipei每年將會舉辦一次大型年會,及數次中、小型活動,已累積上百支影片,包含作家蔣勳、舞蹈家許芳宜、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等,這些影片可於TEDxTaipei官網上瀏覽。
TEDxTaipei官網粉絲團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T客邦粉絲團

標籤:網路話題, 新聞, 科技, 社會話題, 生活

更多3C新消息,快來加入T客邦粉絲團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yynimpiamar5 的頭像
gyynimpiamar5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gyynimpiamar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